一、基礎操作:門檻低,依賴 “軟件邏輯” 而非 “編程基礎”離線編程軟件的基礎功能(建模、簡單刀具路徑生成)設計得較為直觀,初學者只要熟悉計算機操作,上手并不難: 界面與流程標準化:主流軟件(如 Fusion 360)的模塊布局相似 —— 左側是模型樹(零件結構)、中間是繪圖區(qū)、右側是參...
一、基礎操作:門檻低,依賴 “軟件邏輯” 而非 “編程基礎”離線編程軟件的基礎功能(建模、簡單刀具路徑生成)設計得較為直觀,初學者只要熟悉計算機操作,上手并不難: 界面與流程標準化:主流軟件(如 Fusion 360)的模塊布局相似 —— 左側是模型樹(零件結構)、中間是繪圖區(qū)、右側是參...
一、先懂 “基礎公式”:建立參數(shù)關聯(lián)邏輯進給速度和主軸轉速并非孤立存在,兩者通過 “刀具每齒切削量” 關聯(lián),公式需牢記: 進給速度 F(mm/軸轉速 S(r/min)× 每齒進給量 fz(mm / 齒)× 刀具齒數(shù) Z (適用于銑刀、鉆頭等多齒刀具,單齒刀具如車刀簡化為 F=S×...
一、金屬材料:鋼、鋁、銅的加工特性碳素鋼 / 合金結構鋼(如 45 鋼、20Cr) 硬度中等(HB180-250),韌性適中,是常用的結構材料。加工特性:切削時易產生連續(xù)切屑,需注意斷屑(可選用帶斷屑槽的刀具);高速切削時(轉速 > 3000r/min)會產生積屑瘤(導致表面粗糙),需用...
一、基礎階段:練 “指令落地”,用簡單零件熟指令目標:掌握 G/M 代碼的基本應用,能將 “簡單尺寸” 轉化為 “程序指令”。選 “無復雜特征的基礎零件”,重點練 “坐標計算、指令格式、基本流程”。 推薦實例:200×100×20mm 的平板(帶 2 個 φ10mm 通孔)、φ50×10...
一、坐標系與運動邏輯:“徑向 / 軸向” vs “平面 / 空間”數(shù)控車床的編程坐標系圍繞 “回轉體特性” 設計,是兩軸聯(lián)動(X 軸、Z 軸): X 軸:徑向(垂直于主軸軸線),坐標值對應零件直徑(而非半徑),例如 “X50” 表示加工后零件直徑為 50mm(方便直接對應圖紙標注的直徑尺...
一、扎實的三軸 CNC 加工能力:多軸的 “地基”多軸加工是三軸加工的擴展,所有三軸技能都是多軸的前提,缺一不可: 三軸編程與操作:需熟練編寫三軸 G 代碼(如 G01 直線插補、G02 圓弧插補),掌握對刀、坐標系設置(G54)、刀具補償(G41/G42)等基礎操作,能完成平面、臺階、...
一、坐標系與坐標值錯誤:加工位置 “跑偏”這是基礎也致命的錯誤,直接導致零件尺寸完全偏離圖紙: 坐標模式混淆:誤用 G90(坐標)和 G91(相對坐標)。例如在 G90 模式下,本應從當前 X10 移動到 X20,卻寫成 “G91 X20”,實際會移動到 X30(10+20)。坐標值單位...
一、試錯:避免真機操作的 “高成本失誤”真實 CNC 機床操作中,編程錯誤(如坐標寫錯)、操作失誤(如對刀偏差)可能導致刀具崩裂、工件報廢,甚至機床損壞(一次碰撞損失可達數(shù)千元),而仿真軟件能完全規(guī)避這些風險: 編程時,軟件可實時檢測代碼錯誤(如 “G02 指令缺少 I/J 參數(shù)”“坐標...
一、刀具類型與加工場景的匹配:知道 “用什么刀干什么活”不同刀具的結構決定了其適配的加工工藝,需先掌握 “刀具類型→加工方式” 的對應關系: 銑刀類:立銑刀(圓柱狀,刀刃分布在側面和端面):主打平面、臺階、凹槽加工,比如銑 100×50mm 的平面用 4 刃立銑刀(刃數(shù)多,表面更光滑);...
一、記 “判斷標準”:看 “生效范圍”簡單的區(qū)分方法是 “假設后續(xù)程序段不寫任何指令,觀察該指令是否仍起作用”: 模態(tài)指令:“一次執(zhí)行,持續(xù)生效” 比如 G01(直線插補)—— 若程序段 1 寫 “G01 X50 F100”,程序段 2 只寫 “X100 Y30”(不寫 G01)...
一、坐標系是 “編程的語言”:讓機床看懂 “加工位置”CNC 編程的本質是 “告訴機床刀具該到哪里”,而坐標系就是 “位置的度量單位”。比如編寫 “G01 X50 Y30 F100” 指令時,“X50 Y30” 并非隨意數(shù)字,而是刀具在機床坐標系(或工件坐標系)中的目標坐標: 若不懂 “...